机械-中国印刷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经济不景气
2010年是中国最不平凡的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又1次遇到红灯。严重的通货膨胀蔓延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用工荒、用地荒、用电荒、涨价荒、汇率荒、竞争荒等。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因此,国家经济宏观政策逐步调解,由宽松到稳健,到现在的收紧。央行年内连续7次密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现在已到达22%,并进行了3次加息,其目的就是把过快的经济增速和物价降下来。 但是这类1刀切的宏观经济调解政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犹如飞速奔驰的列车突然间不断急点刹车,让车厢里人们摇晃动荡。我不想过量评论造成这场经济动荡的根本缘由,关键在于国家在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措施不力,反应过度,过分加大了对影响中国经济的3驾马车之1投资的推动。盲目大干快上,全国性的招商引资让本来就产业过剩的各行各业更加过剩和混乱。与此同时,物价,特别是房价却在节节爬升,人们的投资心理扭曲,经济投资异常燥热,这类硬着陆的应对办法,给中国经济特别是企业带来的都是硬伤。 中国印刷业就是在这类经济环境下,又1次面临动荡和不景气。今年上半年,我访问了国内很多地区,亲眼所见很多中小印刷厂的不景气,上半年印刷厂普遍感觉活源比去年同期降落,企业经营的压力增大。具体表现为:低工资招人难,劳动力的本钱升高,有些小企业乃至老板亲身当机长开机器;原材料物价上涨,经营费用上升,但是印刷工价不但不涨反降;很多厂家机器设备开工率不足,乃至有企业1般都开不满,很多印刷厂市场拓展不力,经营恶性循环,营销收款非常困难等等。所有的这些现象让中国各地本来严重过剩、无序竞争的印刷市场面临1场残酷的洗牌。 我认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政策在下半年不会有所松动。1些行业的不景气会在下半年进1步显现出来。这在客观上对中国过剩的产业进行着结构性调解,不适应市场、产能过剩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 鉴于这类情况下,中国的印刷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不景气,如何在通胀环境下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结合1些地区中小印刷厂的实践,我提出5点建议:信心最重要,战略要转型,本钱决胜负,效率定乾坤,市场是根本。 信心最重要 作为印刷企业,首先必须要建立强烈的自信心,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待当前的市场情势和剧烈的竞争态势,信心比黄金重要。 经济发展总是显现波浪式的发展,有高潮就有低潮,这是1个不可抗拒的客观经济规律。当前印刷业面临的两个不肯定性让印刷人很困惑。1个是未来的新技术革命对传统的印刷挑战,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已对传统印刷产生了影响;另外1个是紧缩政策后,各行业的不景气,造成印刷需求降落,直接影响着当前的印刷业。面对这类不肯定性和不景气,就要求企业客观地冷静分析,不能被这类情势所吓倒。 信心比黄金重要就是希望企业领导者不能过分地只看重眼前的困难,而是要着眼未来。印刷业机遇大于挑战。虽然新技术革命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但是印刷业的变革是1个长时间的进程,我们遇到的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而未来面临着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衍生出的1个庞大的市场,我们国家商业化和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户口无产权拆迁补偿标准,这些都需要印刷,未来印刷市场也1定不断发展和繁华。 所以作为印刷人,我们要有1种百折不挠的信心,那就是将印刷事业进行到底。企业要有1种大无畏的亮剑精神,面对残酷的竞争,有如两军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并且,要有1颗乐观向上的心。我们更需要有1种辩证的逆向思维,那就是不利的情势下反而是发展最好机会,充分借力竞争对手的困难,超越竞争对手。 中小印刷企业老板不能丧失信心和斗志,要寻觅机会,创造机会,适时适当地投入,调解、创新、改造。宁可找死,也不能等死。唯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行动,印刷企业才能逢凶化吉。战略要转型 面对当前剧烈的市场竞争,印刷企业要学会从战略上进行思考,印刷企业老板要研究分析当前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思考自己的企业如何发展,这就是战略要转型。 战略要转型就是需要印刷企业的老板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和掌控。要对印刷市场的变化有敏锐地嗅觉和专业地分析,要有对印刷行业的钟爱和专1的精神,有踏踏实实的态度。其实这就是战略上讲的耐得住孤单,经得起诱惑。 当前印刷业竞争洗牌的规律是,印刷厂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活源不断地向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集中,这是市场竞争的法则。我们研究这个规律,就是要掌控好范围经营和专业化之间的关系,掌控好特点经营和差异化之间的关系。战略选择首先要确立企业的文化战略,这是凝聚企业战役力的关键。企业老板想要保持企业长时间发展,首先要明确企业未来的愿景,经营价值观和企业现在与未来的发展目标。要让企业既有眼前小目标,又有未来大目标。很多印刷企业连战略目标和方向都没有,更没有凝聚人心的文化,1切顺其自然发展,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中最容易被淘汰出局。 战略选择还要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由于商业印刷门槛较低,所以会有大量的企业涌入,构成了惨烈的竞争局面。我仔细分析了众多的中小商业印刷厂,得出的结论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印刷厂从市场价格战转到客户价值战,围绕如何满足客户独特价值的需求做文章。这就需要从企业存在的价值链上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优势采取斜木桶理论,放大价值链优势,构成竞争对手没法超越的竞争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当前印刷企业必须研究出自己的特点和差异化,这是优秀的印刷企业冲出重围,生存发展的关键。 战略选择更在于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这就是著名的3维聚焦,这实际是1种战略选择和放弃,也就是如何比竞争对手更用心、更专注。更用心就是比竞争对手更了解客户需求,发掘独特的客户价值;更专注就是比竞争对手更知道聚焦客户,聚焦产品或业务,聚焦市场地域,只有集中气力,1点突破,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获得客户虔诚。 聚焦客户首先要进行客户细分,捉住核心客户。战略型客户是核心客户,是给你带来最大效益的客户,对机会型客户和保护型客户也要有选择地投放气力。 聚焦产品和业务就是产品和业务细分,我们应当考虑侧重哪些产品和业务,当前的产品和业务结构是否是公道,和是否是应当开发新的产品和业务。产品和业务聚焦对很多中国的中小印刷厂来说,最忌讳的是多元化,也就是在更大的印刷圈子里,什么业务都干,实际上肯定干不好,终究把企业给拖垮。 聚焦市场地域实际上是对市场进行细分,即哪些市场是你要重点开发的市场,要做好详细的分析,要肯定开发优先次序,决不能在自己肯定的市场区域内同时投放气力,4处出击。 战略选择还要明确企业的业务战略。这就是安排好3层业务链。也就是对印刷企业来说,我们要明确今天最赚钱的业务是什么?明天将要赚钱的业务是什么?后天还要考虑哪些业务?实际上这是产品和业务开发问题,中小印刷企业要实现延续成长,必须要有今天的果树业务(核心业务)、明天的苗木业务(增长业务)和后天的种子业务。 我认为,中小印刷厂要学会战略选择和放弃商铺拆迁面积怎么赔偿,要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化、精品化、特点化和差异化之路。